sitemap·商情RSS源·RSS源·手机版·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买卖招商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正文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种业振兴行动

2023-03-20 15:59:46来源:全国农技中心作者:种业监测处
  2023年3月19日上午,第十九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知识产权保护论坛。本次论坛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指导下,由先正达集团中国、中国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农业农村部法律服务中心共同承办。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市场监管处处长何庆学、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法官雷艳珍、国家知识产权局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处长邹吉承、农业农村部法律服务中心主任杨东霞、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区试处处长王玉玺、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新品种测试处处长张秀杰等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种子骨干企业、科研教学单位、种业执法单位等共200余人参加。
  论坛上,针对种业市场侵权行为易发多发,取证难、鉴定难、维权难等突出问题,何庆学处长、雷艳珍法官、杨东霞主任分别以“种业市场监管”“品种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品种权无效宣判案例”为主题,对最新种业市场监管进展、司法审判、无效复审等内容作了深度剖析,建议种子企业要适应新形势,查找自身不足、加强自律行为、降低经营风险,改进保护措施、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同时,建议有关部门通过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的紧密合作和有机衔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构建高效有力的品种权大保护体系,为加快推进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保驾护航。
  针对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过程中的专利保护和品种权保护难题,邹吉承处长、张秀杰处长分别分享了“生物育种技术的专利保护”和“转基因作物的品种权保护”两个主题。邹吉承处长以成果保护和专利挖掘为视角,介绍了生物育种技术相关智力成果通过专利制度保护的可行性和实践要求,探讨现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生物育种技术相关专利挖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张秀杰处长介绍了全球转基因作物研发应用进展和国内外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情况,针对我国转基因植物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结合国际上转基因植物知识产权保护的做法,提出通过专利权和品种权两种保护方式,共同构建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推动我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再上新台阶。
  论坛上,雷艳珍法官、杨东霞主任,以及江苏农业农村厅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副局长吉健安和先正达集团中国胡国群律师,从水稻品种权典型侵权案例作为切入点,围绕种子企业如何提升品种权维权效率,尤其是在证据准备、策略选择、与执法机构的沟通等方面展开了研讨交流,为种子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持续加强打假维权力度积极献计献策。
  会前,第十九届全国种子双交会专门开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知识竞赛活动。论坛上,雷艳珍法官、邹吉承处长、王玉玺处长、杨东霞主任、张秀杰处长、吉健安副局长为种子法知识竞赛一、二、三等奖获奖者代表颁奖。

特别声明

  1. 1.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金农网网络用户在金农网自媒体中心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农网的观点或立场,金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存储空间。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金农种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农种子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种子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4.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5. 5.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6.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jinnong.cn(请把#换成@)
委托询单 我要求购>
种子交易
热文TOP10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种业振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