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玉米大豆夏管关键期,为加快推进西南地区玉米?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落地见效,6月26日,全国农技中心在云南省会泽县组织召开西南地区玉米?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现场观摩会,交流技术研究与集成阶段性进展,分析关键技术瓶颈与大面积提单产梗阻,研讨下一步攻关方向和工作重点,推动科研成果向生产端加速转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地区玉米、大豆、油菜、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首席、四川省农科院李朝苏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讲话,项目相关课题负责人、技术骨干及承担课题示范任务有关省、县农技推广部门代表4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各单位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针对西南山区特殊的光热条件和技术适应性不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不够、新型经营主体应用带动能力不足等困难挑战,重点围绕品种筛选、行比配置、农技农艺融合、水肥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系统性试验研究与技术集成,形成了以“耐荫品种+机艺融合+周年养分调控”为核心的西南山区玉米大豆单产提升技术模式,初步解决了复合种植多作物产量协同难的问题。下一步,要着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跟踪评估,科学评估集成模式对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的效果,系统梳理西南地区制约玉米大豆单产提升的共性问题,围绕关键限制因子优化技术参数,开展适应性改良试验,同步探索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的长效机制。二是强化协作配合,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各单位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和技术研讨,共享科研数据、品种资源、示范基地等要素,形成“科研?推广?生产”一体化推进的良性循环。三是强化示范推广,加大指导培训,通过“示范田?观摩会?培训课”三位一体模式,加大带状复合种植单个环节和集成模式的示范应用力度,让更多农户“看得见、愿意用、学得会”。